“百年回響?中華逐夢”2020中國民族管弦樂、室內樂作品國際征集展演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劉天華阿炳中國民樂基金會、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承辦。二十多名全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組成的專家評委組,從征集到的百余部室內樂作品中,展開為期三天的初評、復評工作,并遴選出十部作品進入到終評環節。
2021年4月3日,在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音樂廳舉辦的“‘百年回響?中華逐夢’2020中國民族室內樂作品國際征集終評音樂會”中,十部入圍作品經由專家遴選,作曲系敖翔副教授的作品《踏月行歌》榮獲中小型優秀作品(排名第五)、《如夢》榮獲中小型優秀作品;景徐老師的作品《竹思水墨幀》榮獲中小型優秀作品。
“馬蹄踏月響空山,梅生煙壑寒??與君聊據鞍,一枝欲寄北人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品月餅、玩花燈、飲桂花酒等民俗。《踏月行歌》(作曲:敖翔)這部作品是為27簧傳統笙而作,力圖通過笙與鋼琴展現出月下漫步、低聲吟唱、思緒萬千的意境。
《如夢》(作曲:敖翔)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北宋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李清照的著名詞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三弦與鋼琴仿佛將移動著的風景與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同時也是對逝去青春的緬懷。
節選自《竹思水墨幀》(作曲:景徐)的《雪竹圖》《墨竹圖》和《風雨竹圖》基于水墨畫的構圖作為作品構架的支點,憑借濃淡的筆墨作為音響層次的表述通道,借助于國畫中的墨竹意象,用七支竹笛與鋼琴“畫”出想象中焦、濃、淡、染的筆墨線條。
在此,向敖翔和景徐表示熱烈祝賀。作曲系教師創作的三部作品同時在該國際賽事中獲獎,是作曲系的榮譽,更是學院的榮譽。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號
郵編:610021
電話:028-85430202
傳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區蜀龍大道中段620號
郵編:610500
電話:028-89390026